高考語文輔導:閱讀題快速作答技巧1
發(fā)布者:網(wǎng)上發(fā)布
掌握了快速閱讀的方法,可以幫助你提高速度,節(jié)省時間。那么,如何在考場上快速搞定閱讀題呢?
第一步:快速讀完文章和題目
第一步的目的是大概了解文章的中心,到底講了什么事,說了什么內容。題目大概都是什么題型,主觀題還是客觀題。做到心中有數(shù)。第*遍讀文章是泛讀,不需要也沒必要過于仔細。所以要快讀,不要沉思。遇到文章先把心情放寬,不要在意是不是有難度,是不是自己熟悉的文體,內容自己是不是很了解,這些統(tǒng)統(tǒng)不要考慮,因為沒用!
你一定要知道,語文閱讀,考的是你對文本的解讀,考的是語文,不是天文地理,不是物理化學,不要管他出什么內容,其目的都是考核你對文本的解讀。有的同學一看是科技文,當時心里就咯噔一下,要是再有幾個英文單詞就更害怕了。乖乖,先看看卷子上的大字,是語文啊,不是理科,不是英語,他要考你那些東西,理科卷子,英語卷子里會有的。要不干脆其他科都不用考了,一科語文就可以包羅萬象了。所以,你擔哪門子心啊?
不過,也要提醒你,盡管如此,并不意味著一點其他科的知識都不考你。過于基本的其他學科的知識沒準會巧妙地設計你一下。要是文章里介紹李白,題目里問你這是清朝發(fā)生的事情問你對與否,這還是有情可原的。鬼都知道李白是唐朝的,此類情況還是偶爾會出現(xiàn)的,如果你這也埋怨,我是要懷疑你是否是中國人了。
第一步讀的時候,不用仔細,但是你應該快速腦子里分分段,每段大概講的是什么,是不是一件事。好為下一步節(jié)省點時間。
第二步:仔細研讀題目,找出重點及易錯點
所謂重點就是,題目的核心是問什么事,解答這道題的核心關鍵應該是什么。
易錯點就是容易馬虎不被注意的地方。這種情況一般有:
1.題目里要求字數(shù)的。比如用八個字來概括段意,比如概括中心思想,不超過20個字。這些要求一般在題目后面的括號里,注意一下就行了。這也錯就太冤了。都高三了不至于不會查字數(shù)吧。可惜,此類題錯得不在少數(shù)。
2.要求找出每類詞匯或者是特定要求的句子,這是注意不要混淆。比如讓你劃出描寫聲音的,你卻劃出描寫動作的。你一定有能力分清聲音和動作,但是,你往往把聲音兩個字看成動作。
3.前后題目的干擾,比如,前面讓你挑出與文意表達一致的選項,下一題卻變成讓你挑出與文意表達不一致的選項。多了一個“不”字,你往往受思維定勢的影響,想當然以為還是讓你挑一致的,出題者干脆把對的放到A里,你一看正確,自然會選擇它,卻不知中了陷阱。
4.注意特定限定詞。文章中說2000年以后如何如何,題目里卻問你2000年以前如何如何,表述不同,限定詞就發(fā)揮搗亂的作用了。
以上幾種情況并不能全部概括,所以你要想不出低級錯誤,就要仔細讀題目,自己多總結,以不變應萬變。
第三步:在文中找出題目涉及的字詞或段落
這步比較簡單,要得就是速度和準確。它是你答題的基本,這要劃不對,做題就難免出錯了。這里要提醒你,有時候,同一件事只在一段了,有時候卻是分布在幾個段落,一定不要漏掉。這一步驟其實相當于第二次閱讀文章,相對要比第一步仔細一些。此時對文章的把握多少有些了解。如果你還是一頭漿糊,也不要著急,更不要硬著頭皮一遍一遍地讀,試圖完全理解文章。其實你的目標是做題,最對題,在短時間內做對題,至于是不是讀懂,沒人關心。
第四步:結合文章,逐一答題
這一步,是將文章的信息與題目對應起來。答題相當于在破案或者是在審判。破案就要講究證據(jù),證據(jù)就在文章的字里行間。你必須找到文本來證明你的判斷。出題者非常狡猾,他會用很多手段來干擾你,讓聰明的你,高中的你,在做題時智力銳減,把你智商一下打到三歲!除非你不受干擾,除非你能鎮(zhèn)定地發(fā)現(xiàn)蛛絲馬跡,把“兇手”繩之以法。哈哈,怎么樣?做語文閱讀題是不是挺刺激的?這一步驟有很多技巧,也是做對題目的關鍵,后面的課里會逐步提出。
第五步:綜合審核答案
這一步驟相當于最終審判了,不要冤枉好人啊?仔細把文章再讀一讀,如果感覺時間不夠,只讀跟題目有關的就行了。
【試題演練】
閱讀題:
人類利用聚乙烯材料指稱塑料袋使用的歷史不過50年,但近年對塑料袋的職責卻不絕于耳。全世界每年要消耗5000億到1萬億個塑料袋。廢氣的塑料袋造成了很大的環(huán)境污染問題,掩埋他們會影響農(nóng)作物吸收營養(yǎng)和水分,污染地下水;如果焚燒塑料袋則會產(chǎn)生有毒氣體,影響人體健康。所以,科學家十分關注如何處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問題。
一般來說,將垃圾生物降解是解決其污染問題的有效方法??茖W家用“呼吸運動計量法”來測量垃圾的降解率。他們在一個富含微生物的容器中防如作為測試樣本的垃圾,例如報紙或香蕉皮,使他們包樓在空氣中,微生物會一點點地吸收著下樣本,并釋放二氧化碳,單位時間內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個重要指標。測試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報紙需要2到5個月完成生物降解,香蕉皮則只需要幾天就足夠了。然而當科學家用同樣的方法對塑料袋進行測試時,卻發(fā)現(xiàn)它毫無變化,根本沒有二氧化碳生成,科學家們還提出,在陽光下聚乙烯內部的聚合鏈將發(fā)生破裂,因此,聚乙烯可以見光分解,但這個過程可能漫長得無法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