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網(wǎng)德州小記者第一期實踐活動:走進建志剪紙
魯網(wǎng)德州4月22日訊(記者 吳美琳)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,用于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。在德州有這樣一位傳統(tǒng)的手工藝人,因其富有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特色的剪紙被評為德州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,而他亦成為德州剪紙藝術的一張名片,他就是張建志。4月20日,魯網(wǎng)德州小記者團實踐活動第一站來到了位于果園路的建志剪紙工作室,感受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。
活動現(xiàn)場,張建志首先為小記者們講解了剪紙傳統(tǒng)文化并展示了一些自己的作品,讓小記者們對剪紙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。張建志講到,一件看似普通的剪紙作品其中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和民族特色,一幅幅剪紙就是一個個生動的生活。
張建志邊講解邊與小記者們互動,小記者們紛紛感嘆剪紙藝術的魅力,并迫不及待的加入其中。看著學生們躍躍欲試的眼神,張建志讓工作室的同事發(fā)下了刻刀和鋪著報紙的蠟板,開始“傳授技藝”。印著小豬佩奇的模板分發(fā)下去,小記者們紛紛拿起刻刀,一筆一劃地按照模板開始了自己剪紙的第一課。張建志和同事挨個給小記者糾正握刀姿勢,幫助他們完成作品。
看似簡單的圖案實則并不簡單,在獨立完成作品時,很多小記者顯得手足無措,由于拿刀姿勢不準確,手指使力過大很快他們就感覺到困難,雖然嘴上喊累但他們手上從未停歇,小記者們個個神情專注,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,終于刻出了滿意的“作品”。
此次剪紙活動,一方面拉近了學生和傳統(tǒng)藝術的距離,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動手的能力、培養(yǎng)學生的想象力,對于傳承中華民族的民間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。
責任編輯:董羽曦
- 非遺傳承人張躍廣 濟寧剪紙推廣的 “勸學”人2019-10-10
- 魯網(wǎng)小記者濟寧文化館體驗 非遺傳承人接力授課獲好評2019-09-04
- 魯網(wǎng)小記者東營青少年社會實踐團第二期實踐活動--走進“民間藝術剪紙”感悟傳統(tǒng)文化2019-02-27
- 魯網(wǎng)小記者走進“民間藝術剪紙”感悟傳統(tǒng)文化2019-02-27
- 魯網(wǎng)小記者參觀濟寧民俗展 學習剪紙藝術2019-02-27